隨著《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出臺與實施,企業逐步重視廢水的回收再利用,廢水零排放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廢水零排放最早是美國于1970年提出的,美國電力研究中心將廢水零排放定義為“不向地面水域排放任何形式的水(包括排出或滲出),所有離開電廠的水都是以濕氣的形式或者固化在灰渣中”。我國2005年頒布的《中國節水技術政策大綱》才明確指出發展外排廢水回用和“零排放”技術。
而所謂零排放,是指無限地減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到零的活動,并非是指完全沒有污染物排放。零排放,一方面是要控制生產過程中不得已產生的能源和資源排放,將其減少到零;另一方面是將那些不得已排放出的能源、資源充分利用,最終消滅不可再生資源和能源的存在。
廢水“零排放”是指工業廢水經過重復使用后,將這部分含鹽量和污染物高濃縮成廢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無任何廢液排出工廠。水中的鹽類和污染物經過濃縮結晶以固體形式排出廠送垃圾處理廠填埋或將其回收作為有用的化工原料。
高鹽廢水近零排放
2017年我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約690億噸,其中高鹽廢水產生量占總廢水量的5%,且每年仍以2%的速度增長。
高鹽廢水一般是指TDS(總溶解性固體)大于6000mg/l的廢水,所含鹽類主要為Cl-、SO42-、Na+、Ca2+、K+等,不同行業的工業廢水所含無機鹽離子有很大不同。高鹽工業廢水的來源主要有以下3個:
(1)在沿海缺水地區,海水淡化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濃縮廢水;
(2)工業生產過程中直接排放的高鹽廢水;
(3)工業生產過程中廢水循環利用產生的鹽水。
若對高鹽廢水直接進行蒸發,則有機物伴隨鹽結晶而形成糊狀鹽泥,流動性差堵塞蒸發設備;且鹽泥含水量高,氣味難聞,非常難處理。
隨著國家增加對企業鹽排放總量的限制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日漸普及,高鹽工業廢水零排放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廢水零排放正不斷逼近風口
高鹽廢水零排放的實現主要是通過對含鹽量和污染物高濃縮的工業廢水進行回收再利用,主要以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為核心內容。目前,超千億市場需求量讓整個水處理產業受益頗豐,結合我國先后出臺一系列工業節水減排政策來看,高耗水企業對所排放的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后回收再利用潛力巨大,將迎來水處理行業的又一藍海。
但由于廢水零排放項目投資和運行成本較高,導致只有少數企業引入了廢水零排放相關技術,大多數企業還處于觀望階段。接下來,隨著國家環保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將帶動廢水零排放的發展。因此,搶占這一先機成了涉水企業未來發展的一大方向。
“這也意味著廢水零排放技術應用亦將把我們帶至一個嶄新時代!币嗳鐦I界人士所言。而降低廢水零排放項目投資和運行成本則成了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